查看原文
其他

【特稿】可持续革命——塑造人类文明发展新范式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章导读



可持续革命是人类在发展理念和发展范式方面一场深刻变革,是人类认识到对自然的开发存在极限,通过主动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永续共生的发展过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塑 。


目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得到很大普及并被大众所接受,但一些人对于是否到了需要“革命”的程度存在不同认识。可持续革命与可持续发展在本质意义上是一致的,两者一直相生相伴并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在表现形式上,可持续发展侧重于理念,可持续革命侧重于行动和结果,是指发展范式转换所引起的社会变革。

原文信息



【文章题目】可持续革命——塑造人类文明发展新范式

【文章作者】黄晶;彭雪婷;孙新章;樊俊

【作者单位】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关键词】可持续革命;范式特征;目标转变;模式转换;创新驱动;全球行动;素质提升

【文章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年31卷第1期,P1—6

背景



人类社会诞生至今,在与自然的共处、共生和斗争的进程中不断提高对自然的认识,依靠创新增强生产力和生存能力。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爆炸式增长,许多区域性乃至全球性问题逐渐显现,如气候变化、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资源短缺、能源危机以及贫富差距等,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图源网络,侵删)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觉醒,可持续发展思想开始萌芽。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积累不断丰富,各国政要、著名学者、企业家等对人类发展前景不断提出新的认识。


可持续革命是人类在发展理念和发展范式方面一场深刻变革,是人类认识到对自然的开发存在极限,通过主动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永续共生的发展过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塑。可持续革命已经开始,但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并随着可持续发展内涵不断丰富以及人类的主动转型而加速孕育能量。





主要特征



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革命是范式的转换,通过背离既往难以应对其自身新问题的旧范式,建立新的范式,从而创造出新的发展机会,实现进步。

1 目标转变


人类社会发展目标逐渐从追求GDP增长转向追求人的福祉全面提升。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与发展,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将经济增长也即GDP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存在诸多弊端,经济的增长并不意味着社会进步,对于生态环境而言则常常带来压力和破坏,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学术界开始探索能够替代GDP的发展目标衡量方法,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SEW)、真实发展指数(GPI)、包容性财富指数(IWI)、人类发展指数(HDI)、绿色GDP等多个指标不断被提出。这些目标和指标将自然资本、社会资本、教育质量、人口预期寿命等不同程度地纳入考量,这些方法计算的社会发展速度都比GDP缓慢。德内拉·梅多斯等提出,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人们对于社会发展的目标追求发生改变,即由主要追求物质消费转向追求生活质量改善,对于生活环境、个人尊严等非物质方面的需求增强。

(图源网络,侵删)

随着对地球复合系统的认识不断加深,在全球层面设置合理的发展目标也成为国际社会合作应对系统复杂挑战的重要手段。从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再到联合国千年首脑峰会,人类在发展目标的转换逐渐从认识层面落实到实际行动。2015年,联合国193个成员国在可持续发展峰会上正式通过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从2015年到2030年间以综合方式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失衡问题,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2模式转换


发展模式由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转向绿色、低碳和循环。


在目标转变的基础上,范式转换要解决的关键核心问题,是发展模式的问题。一种思路是维持工业革命以来的资源密集型发展模式,然而,近年来随着世界大部分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建设,水泥、铁矿等资源人均消耗量不断增加,事实上大部分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消耗增长都超过了能效提升的速度。另一种思路是所谓零增长模式,但对经济社会系统来说,如果增长受限导致收入降低、发展减缓,难以得到民众的支持,也会制约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在两难的困境下,可持续革命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可持续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实物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及人力资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使资源生产力和可再生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未来可持续的增长模式的基础将是充足的清洁能源,随着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开采利用成本下降,丰富而廉价的清洁能源日渐可期,氢能、生物燃料等革命性技术将加速得以应用。在生产模式上,脱碳高效的生产系统使得电力、 建筑、交通等系统实现负排放,非化石电力生产技术体系将支撑各行业电气化率全面提高。在分配方式上,共享模式使得材料和产品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利用。

3 创新驱动


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首要动力,创新生态将进行系统性变革。


科技创新是可持续革命不可或缺的驱动力。科技进步深刻影响着人类从认识自然到改造自然、再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进程。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的技术群加快突破、交叉融合,科技创新向经济、社会、 生态与环境领域的渗透更加快速和深入,继而对人类文明演进和全球治理体系发展产生更为直接和独特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丰富和完善科技治理的内涵与方式,以尊重人、尊重规律、尊重伦理规范、倡导公平正义、公开透明和增强责任心为基本理念与原则,引导科技发展的方向,服务人类共同的福祉,这项任务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和必要。


(图源网络,侵删)

创新生态变革是可持续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创新 驱动发展需要对创新生态系统更新、培育、重塑。当前,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基础,创新活动正在打破原有的地理界限、制度障碍、文化基础,创新主体的运营和协作方式呈现出更多样的形态,人力、技术、信息和资本等创新要素加速流动,可能的匹配组合级数增长,新的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和创新模式不断催生。

4 全球行动


世界各国以及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加强,通过全球行动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可持续革命需要最大程度调动世界各国以及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通过全方位、多层次、长期不懈的合作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利益、立场、以及观念的差异,在讨论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政治因素的影响,最终需要通过艰难的谈判将目标和机制落实为国际法性质的各类协议,比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生物多样性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在相关国际治理机制下,各国依据全球共同目标、按照责任分担原则、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各尽所能开展国内和国际合作行动,携手应对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和挑战。

5 素质提升


人类逐渐建立理性而富有远见的新认知,人类素质大幅提升。


地球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地质年代——人类世,人类活动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地球系统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应对全球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但是由于缺乏全球对环境与发展问题和体系的协调统一机制,解决问题的进程往往步履维艰进展缓慢,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即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例证和挑战。因此可持续革命提出了对人本身的要求,强调人的自我意识提高和人的自我革命。为了有效应对复杂系统的全球性问题,可持续革命提出最根本上是需要依靠人类素质的大力提升和人类智慧的最大限度发挥。


可持续革命将发展的中心从关注人的外在需求转向 提升人的内在素质,也就是从关注人类想要什么转变为人类能做什么、如何去做、怎么引导其去做,从而使人的内在力量与外部表现相协调。通过发展教育和加强学习充分开发人类的潜在能力,提升人的自发性和自觉性,建立理性而富有远见的新认知,培育致力于人类福祉增长的新精神。进而,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人类将摆脱不顾代价地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惯性,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识到全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不是人类单向主导而是相互依存的,更多关心对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和对下一代的影响。





展望



可持续革命的孕育、发生和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它预示着人类一定能够依靠理性和智慧塑造一个繁荣、公平、清洁、美丽的世界,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共生。可持续革命范式五大特征发展路径的差异性以及全球性风险和挑战日益复杂决定了这一进程将充满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共同的不懈努力。


近期所望可及的203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是最主要的任务,这个全球行动将会在能源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新一代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将对各行各业产生重大影响。


展望2050年,随着知识资本的不断积累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将获得全面提升。全球不断积蓄的发明创造能量极有可能在绿色、低碳等领域出现颠覆性技术创新,促进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图源网络,侵删)

从更长的时间尺度来看,可持续革命范式的各个特征都将不断发展和完善,并对重塑和发展人类文明形态形成重要影响。到21世纪末,人类社会发展将以追求人的全面福祉和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共生为目标,世界主要经济体率先完成发展转型,绿色、低碳、循环将成为发展模式的核心要素,创新将是贯穿整个发展过程的主要驱动力和时代精神。人类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最重要的是人的素质将得到全面提升,更加珍惜地球这个人类的唯一家园,一个更加公平公正、更加兼容并蓄、更加包容友爱、更加团结协作的新的文明时代必将到来。


END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


往期精彩回顾




【目次】《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年第1期目
【观点】新时代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
【观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